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面向航空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机械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适应机械产品及其设计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对复杂机械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2:具有工程数理融合、多学科交叉运用能力,能胜任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3: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在工程实践中充分考虑法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培养目标4:熟悉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适应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工作环境,能够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计划、组织、管理、实施不同类型项目的能力。

培养目标5: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的素质和能力,能主动适应快速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二、毕业生基本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备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建模分析、方案比较等复杂工程问题。

1.1 系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科学理论基础,并能够用于机械领域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能针对机械产品、制造装备、生产工艺等具体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

1.3 能够将机械、材料等相关工程专业知识和数学分析方法用于推演、分析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应用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4 能够利用系统思维的能力,将工程知识用于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并体现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基本原理,识别与表达机械产品设计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具有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用于机械产品结构强度、加工性能等复杂工程问题关键环节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2.2具有将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表达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集成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3能够针对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电控设计、运营维护等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够运用专业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了解面向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应用的全周期、全流程解决方案中的分析方法与技术,能够考虑健康、安全与环境、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因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应用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设备及其加工、装配工艺流程、运营维护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1掌握面向工程设计及产品开发、应用的全周期、全流程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运行维护的基本开发方法与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针对特定工业需求,完成机械产品及组成单元(部件)的设计;

3.3能够进行机械系统、工艺流程和运营维护方案的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机械产品、制造、运营维护方案的设计中考虑公共健康与安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法律与伦理,以及社会与文化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统计分析、比对验证等科学方法,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统计分析、比对验证等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机械产品及制造系统特征,选择研究路线,基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处理实验数据;

4.4能对机械产品及制造系统实验或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产品与制造系统的功能模拟、性能分析等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及计算机辅助工程等现代预测与模拟工具,并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工具、工程设计工具和仿真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等专业模拟技术,对机械产品及其制造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工程问题的模拟和预测,开发或选用满足功能模拟、性能分析等需求的现代工具,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通过专业工程实践和原理设计、性能分析、方案验证等手段对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考虑该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够通过专业工程实践和原理设计、性能分析、方案验证等手段对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该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和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7”;

7.2 能够站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机械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机械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8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为民造福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践行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8.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工程报国、为民造福的意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航空报国的责任和使命;

8.2恪守工程伦理、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理解包容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毕业要求9个人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具有与其他学科的团队成员沟通、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多样化、多形式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

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工程实践任务;

9.3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负责人,指挥团队有效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10.1能够通过绘制图纸、撰写报告、设计文稿、答辩、陈述发言等书面和口头方式准确描述、清晰表达对机械工程专业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回应质疑,理解并包容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能够通过参加专业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工程实践等方式,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项目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了解机械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过程管理和成本分析。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

12.1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理解社会发展对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12.3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附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5人才培养方案.pdf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Copyright © 15vip太阳集团官网 - 太阳集团tcy8722欢迎您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Baidu
sogou